目录
Google Tag Manager在配置后需要调试,看对应的代码(tag)是否促发,事件跟踪是否准确,数据返回正确与否,特别是有代码(tag)使用JS的时候,会往网页注入JS代码,因为这段代码是和页面代码一样运行的,如果错误可能会导致站点崩溃,所以Google Tag Manager配置后,一定要调试,确保无误后才可以发布。
测试分两种:一种是在线上环境,一个是demo站点。
线上环境
2020年10月后,Google Tag Manager的预览(Preview)调试升级为Tag Assistant,所有用户只能通过Tag Assistant去调试。
Preview Mode VS Tag Assistant的对比
Preview Mode即使旧的测试页面,Tag Assistant就是新的测试页面。
报告呈现上:Preview Mode是通过iFrame的形式将报告直接在测试页面的下方呈现出来;Tag Assistant是单独的一个页面去记录测试结果;
开始调试
Tag Assistant的调试跟之前的调试流程基本类似的,在Google Tag Manager点击右上角的预览(Preview):
点击“预览”后会打开一个新页面——https://tagassistant.google.com/,同时弹出一个设置弹框:
- URL中输入要测试的网址,我这里填https://www.ichdata.com/
- 默认勾选Include debug signal in the URL ,这个的作用是在测试的URL上添加一个字段作为进入测试状态的标志。
然后点击Start,Tag Assistant就会去打开要测试页面:
然后就会打开要测试的页面:
如果你看到地址栏有gtm_debug=x(这个就是上一步勾选Include debug signal in the URL的作用)或右下角有个Debugger connected的图标就标识进入测试状态了。
跟之前不同是,现在GTM的测试数据不在测试页面的下方,而是单独作为一个页面呈现,在Tag Assistant,界面如下:
结构还是跟之前类似的,但有些名字是改了,其中Container Loaded就是之前的Page View。
另外Tag中配置的信息显示的是变量,而不是之前的实际值:
如上图所示,自定义维度显示的都是变量,具体的值需要通过Variable获取,效率变低了。
然后就是模拟过程,然后在Tag Assistant中查看对应的行为是否促发。
首先是看左侧的Summary,找到模拟的行为,对应得选择该类型,如果不确定,可以重新模拟操作一次,然后观察Summary下最新增加的类型,选择该类型,一般来说事件监控大部分是点击类型。
然后看Tag是下的Tags Fired ,对应的tag是否被促发,如果没有,找到该促发tag,看触发器哪个条件有问题,同时看variable中tag使用的字段是否有值,variable是GTM可以拿到的变量,如果是undefined就是没有值的意思;如果variable中需要使用的字段没有值,就是variable没有拿到,需要对variable做修改,如果variable有值,但tag没促发 ,可以点开该tag,可以看到具体是触发器的哪个位置有错,对应对触发器做调整。
最后就是重复上面的过程,˙直到事件准确触发。
Demo站点
如果在demo上测试,需要在chrome使用Tag Manager Injector插件,其他的跟线上的一样,测试返回的数据也是在GA里面